首页

调教ts视频

时间:2025-05-29 11:47:11 作者:上海浦东“筑巢引凤”:“两个100万”助青年人才安居乐业 浏览量:99990

  中新网上海5月28日电 (记者 李姝徵)为引进更多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来浦东,浦东新区在高水平改革开放推进会上重磅发布《浦东新区关于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措施》(简称浦东“青创15条”),并于5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针对青年人才最关注的创业和居住成本高,推出“两个100万方低租金空间”。

  28日下午,记者从浦东新区召开的“两个100万”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政策实施以来,已有1000余人提交申请,100余人已完成签约,其中硕博士学历占比86%,留学生占比30%。

  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组织部(区人才工作局)人才工作一处副处长张璞楠介绍,“青创15条”推出五方面共15条措施,具体是提供创新创业“首站”服务、集聚青年科技人才、全方位支持创业发展、营造高品质安居环境、提供优质便捷服务等,着力打造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第一站”。其中,针对青年人才推出“两个100万方低租金空间”。

图为张江药谷公共服务平台(二期)。(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府新闻办供图)

  第一个100万方,即3年内推出100万方以上日租金不超过1元/㎡的创业空间,今年计划推出30万方以上,目前首批已推出129个创业空间。这些空间特点突出:首先是空间布局优,以张江科学城为主,也包括金桥、外高桥、陆家嘴、世博、度假区等;其次是聚焦重点产业,如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此外,专业服务能力强,其中包括一批国家级、市级孵化器,比如张江药谷、浦东软件园、张江高科895孵化器、莘泽智星港等,除了入驻成本低之外,还能为青年人才创业项目提供投融资对接、上下游资源链接、共享实验室等公共服务。“近1个月来已吸引了一批青年人才科创项目洽谈入驻。”张璞楠说。

  第二个100万方,即3年内推出100万方以上的月租金不超过2000元的青年公寓,今年计划推出8000套以上,目前首批已推出优质房源项目14个,分布在产业集聚、人才集聚、交通便捷的区域,如张江、陆家嘴、唐镇、康桥、外高桥等,并配备了专门的服务团队,在看房、协助办理入住等方面做好服务,提升青年人才入住体验感。

图为浦发集团旗下“浦发有家”青年公寓。(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府新闻办供图)

  上海市浦东新区建交委住房建设和保障管理处副处长程婴介绍,该政策实施以来,已有1000余人提交青年公寓的申请,100余人已完成签约,其中硕博士学历占比86%,留学生占比30%,毕业院校包括新加坡国立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浙江大学、慕尼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入职企业集中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计算机通信等产业领域,如中芯国际、华勤技术、ABB、百度、药明康德、智元新创、傅利叶智能等。

  除了“两个100万方低租金空间”之外,浦东的人才新政还包括其他一些亮点。

  在创新创业首站服务方面,浦东进一步强化“浦东国际人才驿站”服务,为有意愿来浦东创新创业的青年人才提供短期免费住宿与最长6个月的免费创业过渡空间,并开展政策咨询、投融资对接、城市体验、社群活动等。据悉,近1个月来已有300余名青年人才提出申请,其中100余人入住张江纳仕国际社区、城投宽庭张江社区等优质房源。

  同时,通过举办“青年人才直通车”系列活动,为重点专业学生与浦东重点产业用人单位搭建对接平台。今年5月,“直通车”已赴北京、杭州举办专场,按照“直通车”春季推介、暑期浦东行、秋季校园招聘“三部曲”引才模式,深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重点专业院系开展政策推介,合见工软、维亚生物等用人单位都推出优质招聘岗位,还邀请青年人才暑假期间来浦东考察体验、实习实践,已有近200人报名。

  此外,青年人才如到张江科学城创业还有叠加支持,高成长性项目可获得3年最高300万元的创业补贴,近1个月来已有10余个项目申报。

  近年来,浦东新区按照上海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战略部署,全力打造国际人才发展引领区,构建“1+1+N”人才政策体系,推出全球引才伙伴计划(GTP)、浦东国际人才港论坛等引才平台,不断优化人才服务体系。目前,浦东新区人才资源总量超过200万人,三大先导产业人才约40万人,金融人才约35万人,航运人才约23万人,初步形成全球高端人才集聚、海内外人才融合发展、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的人才高地。(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2023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名单公布

增强道德定力,涵养正心修身的品行操守。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定力,就是自觉抵御各种不良风气诱惑和侵蚀,坚守道德标准、履行道德义务、彰显道德品行。对广大党员干部而言,只有正心明道、怀德自重,才能始终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要常修为政之德,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积极培育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铺张浪费、不奢靡享受,把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内化为思想品质、外化成行为特质。要常怀律己之心,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多些“吾日三省吾身”,正确处理公私、义利、俭奢、苦乐等关系,自觉遵守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进一步加强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真正把他律要求转化为内在追求。

弘扬 | “像英雄模范那样坚守、像英雄模范那样奋斗”

2023年,湖北投资热土“强磁力”效应进一步释放。数据显示,2023年,湖北新设外资企业648家,增长35.6%;实际使用外资190.43亿元,规模居中部第一。(完)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4月15日—4月21日)

不只是朝那鸡蛋,前段时间,喜获丰收的红梅杏也在银川、西安等地展开特色推介活动,让消费者品尝到最新鲜的时令水果。为助推更多优势特色产业提质发展和“出村进城”,彭阳县今年制定了《彭阳县消费帮扶补贴项目实施方案》,投入300万元实施消费帮扶补贴项目,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赴各地开展产销对接活动。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博览会、固原农文旅推介招商会现场均有彭阳农特产品及非遗文创产品的身影。同时,借助“互联网+消费帮扶”新模式,彭阳县还先后举办网络年货节、电商直播大赛等线上线下促销活动,挖掘培育适合电商销售的彭阳农产品595款,上架农产品近500款。

河南洛阳:海外华裔青少年感受河洛文化

还应重视物流的作用。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经络”,连接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降低物流成本,可以有效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当前,尽管我国已基本形成“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并初步与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融合,有力推动了物流产业的发展,但现有物流体系仍然有“大而不强”的问题,农村物流、冷链物流存在短板,产业链供应链效率低下、人力资源短缺、物流成本过高和环境保护等多方面挑战有待解决。为此,须努力打通物流体系堵点卡点,强化“公转铁”“公转水”联通,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统筹优化物流枢纽建设,发展无人驾驶、无人配送等现代物流方式,提高物流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全面优化物流模式,破除隐性壁垒,有效降低仓储、运输、管理成本,提高行业效率,实现物流体系“舒经活络”,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全面畅通。

科技赋能 上海崇明加快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多伦多2月20日电 (记者 余瑞冬)加拿大云南社团联合总会2月19日在加拿大大多伦多地区万锦市(Markham)举行成立庆典。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